您好,欢迎来到燕山国画院网站!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画家资料 > 王烨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燕山国画院专业画家
王烨,号黑白斋主,1965年生,河南内黄人,现居北京。毕业于河南大学,研修于清华大学大写意高研班,北京台湖画院八贤工作室创作精英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燕山国画院专业画家,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中国画学会会员,安阳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安阳市文峰区美协副主席,北京青年培训中心特聘教授,北京台湖画院画家,山东东方辰龙画院副院长,安徽琅峫画院画家。
作品展出:
2004年团中央美协书协举办第二届中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青年组获美术作品二等奖
2006年安阳市文联美协师院主办《王烨花鸟画艺术展》
2013年中国美协中国画学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画节收入作品集
2012年上海新民晚报夜光杯全国书画大赛国画作品入选收入作品集
2013年首届澳门国际荷花双年展收入作品集
2014年北京树空间艺术馆作品联展
2014年北京感恩•基点画家村在线首届会员作品展
2014年山东高密作品联展收入作品集
2014年作品在第五届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画都画刊刊登
2014年作品在【作家报】刊登
2014年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中国美协北京时代美术馆举办的多彩亚洲•文化中国美术展
2014年北京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参加国际韵邦作品联展
2015年山东翰逸鸢飞中国画都名家书画邀请展
2015年山东黄河口展会名家邀请展
2015年中国旅游与经济电视台【艺术之路】录制王烨专访
2015年第二届澳门国际荷花双年展
2015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第四届中国兰花大会官方宣传片配画
2015年文化部中国残联首届全国助残美术作品展
2015年北京艺融美术馆水墨印象书画名家邀请展
2016年在山东潍坊举办翰逸鸢飞•格物求真王烨作品展
2016年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作品展
2016年北京市文联第四届北京文学艺术展示会
2016年法国巴黎国际艺术沙龙展暨中法艺术名家国际学术交流展并收入作品集
2017年当代中国画名家小品学术邀请展并收入作品集
2017年中国美协悲鸿精神第二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并收入作品集

                                                                                   姿态精奇 精神活勃
                                                                                     王海 美术学博士、画家   

王烨,号黑白斋主,师从张立辰、郭石夫、何家英、陈平诸先生。出身河南内黄乡村,卫河之滨,洹水之畔。自幼与花鸟虫鱼为友,感受细腻真切,又寖浸于汉魏遗风,涵养了明朗刚健质朴的性情。
青年时代,求学于古邺城,喜“邺下风流”、“壮怀缺壶”,性之所至,遂主攻大写意花鸟。数载寒窗,筑基深厚,无论书法还是花鸟,光英朗练,有金石声。后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写意花鸟画高研班,转益多师,追源溯流,心师造化,涵养诗文,精研书法。受张立辰《中国画的笔墨结构》说和《黑白韬略》论之影响,写意花鸟画在理论自觉下步入了简劲而雄浑的新境界。观其《荷喧哗赞》,在黑白分布与笔墨结构上突出大圆、大方、大面、大点的组织,突出大起伏与大线条的交错,强化有笔墨处和无笔墨处的整体感。《冰心玉肌》则突出笔踪的力度,夸大气势与张力,简赅、浑劲、雄浑与得势,提高了绘画语言的抽象性与可感性。
“谨毛而失貌”是当代画界的通病。王烨的大写意花鸟画追求意境、缘物寄情,情随笔转,点画传心,具有不似似之之美。花与叶则泼撒墨色,一气呵成,墨水交融,笔触似有似无,有着半透明的立体感,清秀隽雅。王烨画格的清隽平实得自本性的自然流露,落笔写象毫无刻意和滞碍,与他坦率、真诚的心相是完全吻合的。画面注重大布局,篇章行字,黑白粗细,大张大合,注重大节奏,长短疏密,轻重缓急,大笔大墨,把绘画艺术由实用的功利目的中解放出来,毫无流弊。
花鸟画有富贵和野逸之分,王烨的写意花鸟画取野逸一格,其写意花鸟画题材以四君子的梅兰竹菊为多,犹以荷、梅为主,兼写野卉山花与田园风物。王烨写传统题材,内心追求古代文人孤高清寂的品格,但画风总体上由隐逸向入世,由阴柔向阳刚,由淡雅向浓烈转换,把其对人生的体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的热情,升华为其写意花鸟画的内在的美学愿望。王烨的大写意花鸟画脱离了重形写实的阶段,更讲究“以形入神,传神写意”。“形”的变化与美感已经成为一种自觉的追求。其墨荷,叶面曲折、线条委婉与含苞待放的花蕾的点相交织,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幅动感极强、富有内在节奏的画面。用书法之功书写形体的变化跌宕之美,似而不似,构成了形象运动之间无限的弹性和张力,曲线的大量运用,优雅、活泼,内在的生命力量在线面穿插中充分释放。其风格宛如行云流水、风神飘逸,仔细揣摩之下,颇有汉魏之风,姿态精奇,精神活勃。
王烨的大写意花鸟画中用笔之精颇得其书法之功,其画梅、荷,用最具富有书写性线条,腾挪笔势,表现出疾徐轻重的弹性张力,枯润有秩,阳刚气十足。其作品《去留之间》用笔“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势奇绮而分驰,散委曲而得宜。《高风艳色》乍杨柳而奋发,似龙凤之腾仪。《沐浴》应神灵之变化,象日月之盈亏。《荷塘月色》书跳棘而直立,衡平体而均施。《秋风无情荷有意》或敛束而相抱,或婆婆而四垂,或攒剪而齐整,或上下而参差,或阴岑而高举,或落择而自披……众巧百态,无尽不奇。
王烨也画山水,使他完全沟通山水画和花鸟画界限的是李方膺的一段题记,“予性爱梅,既无梅之可见,所见都无非梅也。日月星辰梅也,山川河岳梅也,硕德宏才梅也,歌童舞女亦梅也。触于目,运于心,借笔借墨,借天时晴和,借地利水僻,无心挥之,而适合目之所触,又不失梅之本来面目,苦心于斯三十年矣!”他的山水画,率性直写,于物象的结构处起落,笔笔跟连,绵延一气,把古人之笔墨为造型,完全符号化,画不在形似,立格高古,堪为创造。
王烨在笔墨上秉承八大、吴昌硕的画风,并借鉴白石老人对乡土本色的热爱,把家乡的民情风物融于画中。《古梅香远》描绘的就是其家乡黄河故道的一丛梅林,在玉兔东升,嘈杂远去后,依然散发清清的梅香。该画位置经营十分考究,密密麻麻的梅树在画面二分之一以下,两三枝梅花挑高而出,似乎要托住那初升银盘,疏密有致,意境深远。《含香》、《荷韵》、《秋实》、《雅趣》这些多表现于山花园蔬中的野逸之趣和简淡华滋的笔墨意象,表达了王烨内心精神指向在于朴实的、简淡的生活,在平凡而宁静的生活中寻觅大自然那和谐之趣,天然之美。小鱼游戏、鸟雀争食、葫芦、菊花等题材使我们看到了画家的慈祥、质朴和安宁,透过画卷,我们仿佛可以闻到空气的清新、泥土的芬芳。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写意花鸟画的特性在王烨的笔下表现的淋漓尽致。百、千、亿人感触同一自然,必有百、千、亿种心境的艺术哲理,王烨正是找寻到了这艺术美的灵魂,将笔性与天性融为一体,自由而全情地投入,愉快而畅神地挥洒,造境抒情 “畅神”而“自娱”, 姿态精奇,精神活勃。